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影片攝影的問卷

今天將影片剪接完後順便自己填問卷。立刻就發現一個問題。
1.由於問卷是按照domain分類的,但是影片內容實際上是用「活動」來進行施測的。所以在找題目的時候覺得「非常不方便」。

建議:將問卷按照「活動」來分類,並將已經節錄的題目全部放上去,讓填問卷者自己勾選有看到的題目,並將之給予一個分類(對小朋友而言,這個題目算是簡單、中等、或是困難)



心得:現在比較會剪接影片,也知道重點在哪裡。之前剪接的時候,會傾向節錄小朋友在某項任務「成功」的片段,現在覺得應該要節錄「挑戰適中」,但是不一定要成功的活動。另外,今天也發現在自己填答問卷的時候才赫然發現地問題,發現如果我不是製作影片的人,那我填這份問卷會填的很累,根本不太想填。所以才想到還是要按照影片內容來設計問卷題目,這樣效果會比較好,對田答問卷者也會比較輕鬆,思考問卷真正的問題,而不是把時間都花在「找題目」。所以真的要自己填才知道的。



謝老師的建議
主要的目的還是使「家長」「治療師」看完影片後,能夠填寫各 domain 之分數。
*務必請人試填,家長,治療師,實習學生皆可。

2 則留言:

Ching-Lin Hsieh 提到...

主要的目的還是使「家長」「治療師」看完影片後,能夠填寫各 domain 之分數。
*務必請人試填,家長,治療師,實習學生皆可。

請將我的意見,OK的話,請修改至您的 blog 中。並註明老師的意見。最近10天,及以後的意見即可。

tequero 提到...

澄清一下:
各domain的分數,是指每項題目內的分數嗎?如果是,那麼對於每個題目給分標準家長並不清楚,而家長亦不需要知道整套評估內容的各題給分標準。
還是指Liker的分數?不過目前問卷已經不以分數為主。這是由於對研究者而言,儘管知道各項domain的分數,仍無法精確判斷家長或是治療師對孩童實際狀況的了解程度。現在問卷設計主要目的在於:讓家長或治療師藉由問卷提示,「精確從各項題目」中去了解孩童在特定領域的表現狀況,並且依據孩童在「題目中的表現」,與未來或是過去表現作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