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份:
1.某些家長提到在做VAS2時,要依照VAS1的相同標準有困難,因為她們當初填寫VAS1時,並沒有特別依照什麼標準去填,因而回想起來會有困難。
2.在caregiver部分,有家長提到主要照顧者幾乎只有一人(媽媽),爸爸因為上班作息跟大家不一樣,所以只有非常偶爾的時間跟小朋友玩一下而已。因而,爸爸幾乎完全不了解小朋友的實際狀況,也無法回答照顧者問卷的問題。
3.caregiver回收目前家長自己繳交回來的狀況比前一陣子好,但仍沒有百分之百。通常有參加錄影與VAS的家長,回收率比沒有參加的高(因為在作VAS時我會在當面要一次或提醒一次)。榮總的回收率就狠不好,因為蠻多小朋友不是在榮總做治療的。
心得:
1.我發現每個家長在做VAS2時,反應很不一樣。有些家長覺得很好理解,甚至不用看影片就開始做VAS2了(讓我有點傻眼);有些家長看過影片後填起來會比較順利。
2.我自己看法是:如果主要照顧者如果僅一位家長,那請其他陪同看顧者寫所得到的資料也沒有意義。
3.目前要改善的方法就是直接連絡未交家長問卷的家長(打手機)。在取得手機方面,依我的經驗,通常只要開口問,家長也都會給。接下來的作法便是在施測完隔週,小朋友要上課的前一天打電話提醒家長當天治療記得帶,並關心填寫過程是否順利。而對於未在榮總做治療的小朋友,要記得記錄下次家長回醫院的時間,前一天打電話提醒;或是請家長以郵寄的方式寄回榮總(也約一個時間)。
困難:
在第3點,每個個案的時間都不相同,臨床的情境比較混亂,有時後施測的時間和治療的時間也不一樣。很難一次收集好所有家長的資料。
2 則留言:
looks good!
工作部分 2. 與心得 2.: 請記得由同一人填寫!
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工作效率,皆是核心競爭力!
恩~了解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