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An evaluation of the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
出處: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Vol.18, No.1, 1988
摘要:
這項研究主要在了解ABC這份針對自閉症所設計的評估工具之信效度,以及建議此評估工具的使用用途。ABC一開始是為了讓臨床治療師以及研究人員做「診斷」之用,它包含5個層面(sensory, relating, body/object use, language, social and self-help),共計57個題目,為是非題。每題的記分依照過去的研究數據做不同的加乘,並依照總分的高低來區分三種族群:高於67者被視為「極有可能為自閉症」,53-67分被視為「疑似自閉症」,低於53分者為「非自閉症」。
這項研究在效度部分,做了discriminant validity以及concurrent validity。discriminant validity是將在ABC中所分類的三個族群與DSM-III的診斷結果做比較; 並和VABS(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做concurrent validity。在信度部分,做了interrater reliability,parent ratings(teacher-parent reliability),以及internal consistency。
作者根據各項信度以及效度的結果,認為ABC這份評估工具較適合拿來「篩檢」,而非直接做診斷用途。作者也表示,儘管研究診斷是依據DSM-III標準,也並不代表DSM-III是最適切自閉症的診斷依據,未來仍迫切須要針對自閉症這個別化歧異度很高的族群評估工具相關的研究。
心得:
這篇文章很長,看了很久,儘管全文看了2遍還沒有辦法融會貫通,覺得老外的寫作邏輯都怪怪的。
5 則留言:
如果「覺得老外的寫作邏輯都怪怪的。」
那就需要好好瞭解老外的邏輯,你覺得他們的邏輯為何?
「這篇文章很長,看了很久,儘管全文看了2遍還沒有辦法融會貫通」
if so, 需思考文章的重點何在?至少掌握重點。
「作者根據各項信度以及效度的結果」
結果(數據)需呈現出來。
沒辦法說清楚老外寫作的邏輯,只好用「怪怪的」來形容。不過語言本是互相尊重,儘管知識不分語言,要學習人家的東西當然得用他們怪怪的邏輯去理解了,所以要習慣他們畫的文法和語意。不過,個人覺得中文才是最優秀的語言。
有關結果和數據的詳情,請鎖定1/12文章。
張貼留言